神站文学网

神站文学网>千禧:我真不想当大导演 > 第825章 小人得志又如何(第3页)

第825章 小人得志又如何(第3页)

“我们要启动‘回声计划’。”他说,“不再只是接收声音,还要让它们彼此听见。比如,让青海的盲童听到内蒙古牧区孩子的诗;让被家暴的女孩听到云南山区同龄人的反抗经历。痛苦需要共鸣,才能转化为力量。”

技术组当场提出难题:如何确保隐私安全?如何避免二次伤害?

“每一段回应音频必须经过双重授权。”林有攸说,“原讲述者同意公开片段,回应者也要签署知情书。我们可以建立‘声音配对系统’,基于情感关键词自动匹配,比如‘孤独’‘恐惧’‘希望’。”

李婷举手:“如果有人只想听,不想说呢?”

“那就让他们先听。”林有攸微笑,“倾听本身也是一种参与。有些人需要十年才会开口,但我们不能等十年才开始陪伴。”

会议结束时,徐建国带来一个消息:教育部拟将《真实写作课》纳入新课标试点,首批将在浙江、湖南、宁夏三省推行。课程核心不是写作技巧,而是“如何诚实面对自己的感受”。

“这意味着什么?”有人问。

“意味着‘说真话’终于不再是冒险。”林有攸轻声说,“而是一种被制度承认的权利。”

入秋后,第一场秋雨落下。

林有攸再次启程,前往广西百色的一个瑶族村落。那里有一群留守儿童,常年与祖辈生活,几乎从未接触过外界信息。当地政府为他们建了一间“流动声音屋”,配备太阳能电源和卫星网络,定期更新《少年之声》节目库。

当他走进村子时,一群孩子围了上来,手里捧着自制的“声音盒子”??用铁皮罐、橡皮筋和纸喇叭做成的土法录音装置。

“林老师!”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跑上前,“我们学着你们的样子,录了自己的故事!”

她打开盒子,里面传出一段断续却坚定的声音:“我是兰兰,九岁。爸妈在广州打工,五年没回来了。奶奶说我是个秤砣,压得他们飞不起来。可我不是秤砣,我是风筝,只是线太短了……我想让他们听听我的声音,哪怕只有一秒。”

林有攸蹲下身,认真地看着她:“你知道吗?你的声音已经飞出去了。在上海,有个和你一样大的女孩听了这段录音,她在日记里写:‘原来我不是唯一想爸妈想到哭的人。’”

小女孩眼睛亮了起来:“真的吗?我的声音也能帮别人?”

“当然。”他握住她的手,“因为你说了真话。而真话,是有翅膀的。”

当天晚上,他在村小学礼堂举办了一场“声音交换仪式”。孩子们轮流播放自己的录音,城里的志愿者则远程连线,送来定制的学习辅导和心理回应。当一个北京男孩用普通话朗读《致远方的你》时,整个屋子安静得能听见雨水敲打屋顶的声音。

活动结束后,村长拉住他的手:“林老师,以前我们都觉得孩子要听话、懂事、不添乱。现在我才懂,真正的懂事,是从敢于说出‘我不快乐’开始的。”

林有攸点头:“是啊。乖巧不该是沉默的代价。”

离开那天,孩子们追着车跑了很远,直到山路转弯再也看不见。他回头望着那片青山,心中涌起一种久违的踏实感。

他知道,这条路还很长。

也许有一天,所有的学校都会设立“声音档案角”;也许有一天,每个家庭客厅都会摆放一台“倾听机”;也许有一天,当孩子说“我难受”时,父母的第一反应不再是责备,而是蹲下来问:“你想怎么说?”

那一天还未到来。

但他相信,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录音,还有一个人愿意聆听,光就不会熄灭。

回到杭州的那个傍晚,他照例打开U盘抽屉,取出编号XJ-001的红色标签文件夹。阿依夏?买合木提的故事已被译成七种语言,收录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案例库。最近一次更新显示,她已考上师范大学,志愿成为心理教师。

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:

>“我们无法拯救所有人,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发出声音的人知道??你不是孤身一人。”

窗外,暮色四合,城市灯火渐次亮起。

那块西北荒原的老槐树皮静静躺在桌上,仿佛仍在呼吸。

他知道,千禧年的梦仍在路上。

而他,将继续走下去,带着那些沉重而珍贵的声音,走向下一个黎明。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