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后,东海渔村。
台风过境后的清晨,海水退去,沙滩上留下大量杂物。一位老渔民弯腰捡拾可用的浮标时,忽然发现一块嵌在泥里的金属板。他费力挖出,擦去锈迹,看到上面刻着一行模糊文字:
>**“如果你看到这个,请摇铃。”**
下面附着一段简谱。
他不懂音乐,但回家后,让孙女用电子琴试弹了一下。
琴声响起那一刻,屋里正在发呆的儿子突然转头,喃喃道:“这曲子……我梦里听过。”
当天下午,村里小学组织清理海滩。孩子们在不同位置陆续找到更多类似的金属牌,每一块都刻着相同的信息,只是语言不同:中文、阿拉伯文、西班牙文、斯瓦希里语……
最远的一块,据卫星定位显示,来自南美洲海岸。
当晚,村民集资买了一口铜铃,挂在村口大榕树下。
从此,每逢涨潮前夜,总有人听见铃声混着海浪传来,仿佛整片海洋都在低语。
---
又一个冬天,林默病倒了。
不是重病,只是衰老。医生说他长期睡眠不足、饮食紊乱、免疫力低下,建议住院调理。他拒绝了。
苏瑶强行把他带到云南一座山谷小屋休养。那里没有网络,没有媒体,只有溪流、竹林和早晚必响的风铃。
某夜,他发烧至三十九度,意识模糊中,听见门外有动静。
开门一看,是个穿校服的女孩,约莫十六七岁,背着书包,手里捧着一只破旧的八音盒。
“你是……林默?”她声音发抖。
他点头。
她深吸一口气,打开八音盒。
叮叮咚咚的旋律流淌而出??正是那首口琴曲,但这次,是标准调式,完整无缺。
“这是我爸做的。”她说,“他是守心联盟的技术员,参与过‘影子计划’的后期维护。三年前,他自杀了。留下的最后一条信息是:‘告诉林默,我们修好了那段旋律。’”
林默愣住。
女孩继续说:“他说,你们以为他们在篡改真实,其实最大的谎言是??**完美才是终点**。可你们用一次次不完美的发声告诉我们,裂痕才是光进来的地方。”
她把八音盒放在门前石阶上,转身离去。
林默站在门口,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晨雾中。
他抱起八音盒,走进屋内,轻轻放在桌上。
然后,他取出口琴,对着它,重新吹起那首永远跑调的歌。
这一次,他故意吹错了最后一个音。
错得离谱,荒腔走板。
可当他停下,窗外的风铃,竟以那个错误的音高,轻轻应和了一下。
像是在说:
**谢谢你,没把它修好。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