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睡不着。”张建国抬头,眼里布满血丝,“我在想一件事??能不能做出一种‘自加热罐头’?不用明火,不用电力,撕开包装遇空气就能升温。适合极寒地区或深层避难所使用。”
武云心头一震。
这是梦里的伏笔。
那一晚,在梦境深处,年轻的张建国曾说过一句话:“未来的罐头,不该只是保存食物,而是传递希望。”
“我明天就组建研发小组。”武云沉声道,“您当组长。”
老人笑了笑:“我都七十了。”
“可您的脑子才三十。”武云认真道,“而且,这个世界需要您这样的疯子??明明可以养老,却还想改变未来。”
两个月后,首款“自燃式高能肉食单元”prototype出炉。测试当天,零下二十度环境舱内,志愿者撕开包装,三分钟内罐体温度升至68℃,肉粒完全软化,香气扑鼻。
检测报告显示:能量转化效率达91。7%,无有害气体释放,残渣可降解。
消息传出,国际食品科技大会发来邀请函,请武云团队做主旨演讲。
出发前夜,五只貂再次聚首天台。
“老板,我们要不要再去一次梦里?”貂八角提议,“也许还能挖出更多创意。”
貂白白摇头:“不能再用了。张工的潜意识已经过度激活,频繁干预可能导致现实认知混淆。”
武云站在星空下,轻声道:“不必了。梦醒了也好。真正伟大的东西,从来不是靠偷来的灵感,而是有人愿意一辈子为之燃烧。”
飞机起飞那天,天空放晴。
舷窗外,东湖市轮廓渐远,而城郊那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,新的产业园已初具规模,银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宛如大地上的星辰阵列。
三个月后,南极科考站传来消息:首批“小罐头”随补给船抵达,成为越冬队员的标准配餐之一。站长发回视频,笑着说:“以前最怕冬天断粮,现在只要怀里揣几罐飞鱼,就觉得地球还没放弃我们。”
而在亚洲最深的地下城??代号“磐石七号”,位于地表以下一千二百米处,常年不见天日。这里居住着三千余名地质监测员与核废料处理工人。
某天,电梯门打开,武云背着背包走了出来。
他将一百罐“自燃式小罐头”交给负责人,只说了一句话:
“上面的人,记得你们。”
当晚,地下食堂里,人们围坐一起,撕开封条,看着蒸汽缓缓升起。
那一刻,没有灯光璀璨,没有豪言壮语。
只有三十个温暖的小火苗,在黑暗中静静跳动,像极了遥远夜空中的星星。
貂糊糊趴在武云肩头,喃喃道:“原来……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。”
武云望着那些微弱却坚定的光,轻声回应:
“是啊。不是为了赚多少钱,也不是打败谁。只是为了让每一个躲在地底、藏在风雪里、熬过灾难的人,都能尝到一口热乎的肉香。”
“让他们知道??
人间烟火,从未熄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