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提问环节,一名财经记者咄咄逼人:“武先生,您如何证明贵公司具备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能力?毕竟,民营企业参与应急物资供应,历史上曾有过严重质量问题。”
武云不慌不忙:“第一,我们邀请三位国家级食品安全专家组成独立监督委员会,每月发布透明报告;第二,所有产品实行‘双盲抽检’,样本随机送往不同省份实验室检测;第三??”他停顿一秒,“从今天起,飞鱼每一罐出厂的‘小罐头’,都将内置一枚微型芯片,记录从原料屠宰到封装运输的全过程数据。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全程溯源信息,包括温度、湿度、操作员姓名。”
全场哗然。
这已不是传统食品企业能做到的事。
发布会结束三小时后,网络热议炸锅。
#飞鱼罐头芯片级溯源#冲上热搜第一。
有网友扒出十年前某次地震救援中,一批过期罐头导致士兵食物中毒的旧闻,对比如今的技术革新,感慨万千:
“以前是‘吃了不死人就行’,现在是‘吃之前先看简历’。”
更有技术宅分析芯片成本,发现单枚不足五分钱,规模化后几乎可忽略不计。
与此同时,张建国带着技术团队进驻新园区。当他看到设计图上那座以罐头为原型的雕塑时,久久伫立,眼眶泛红。
“老张,真打算干?”助理小心翼翼问。
“为什么不?”他抹了把脸,声音沙哑,“我这一辈子,就做了两件事:建厂,和修厂。现在终于有机会,把它变成我想让它成为的样子。”
一周后,第一批智能化封装机完成调试。新型“小罐头”正式下线??直径六厘米,高八厘米,铝塑复合材质,真空锁鲜,外壁印有荧光二维码,夜间可用手机照亮扫描。打开即食,内含脱水复热肉粒、高能脂肪凝胶、维生素微囊颗粒,热量精确控制在3027大卡,误差不超过±15。
武云亲自拆开第一罐试吃。
肉香瞬间弥漫整个车间。
他咀嚼着,忽然笑出声:“味道……跟我小时候吃的那一口,一模一样。”
就在此时,警报突响!
监控显示,厂区外围围墙出现异常震动。安保人员赶到现场,发现一群身穿黑色工装的男子正在挖掘地下管道,手中工具明显带有强磁切割设备。
“他们是冲着电缆井来的!”技术人员检查后惊呼,“想切断主控电源和数据链路!”
警方介入调查,抓获七人,搜出带有“恒源生物安全维护部”标识的工作证。审讯中,一人供述:上级指令是“不惜代价延缓飞鱼智能化进程”。
舆论再次沸腾。
“商业竞争何时变成了地下战争?”
“保护民族食品工业,不能只靠一家企业的孤勇!”
关键时刻,一位退休老将军实名发文:《论战略食品自主可控的重要性》。文中指出:“现代战争不仅是导弹对导弹,更是胃袋对胃袋。谁能保证士兵在断电断网环境下仍有热食供应,谁就掌握了战场主动权。”文章末尾呼吁:“应将‘飞鱼模式’列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。”
三天后,中央巡视组进驻省市场监管局。
半个月后,国家发改委发布新规: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,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技术创新。
“穹顶粮仓计划”正式纳入国家韧性城市建设试点名单。
庆功宴当晚,武云独自来到张建国家中。老人正伏案书写,桌上堆满图纸与计算稿。
“还在忙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