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中静默片刻,才响起回答:“哥哥也曾迷路过,但他听见有人一直在喊他的名字,所以……他回来了。”
风起,花瓣落在井沿。
井底深处,林昭睁开眼。
她看见齐灵云坐在她身边,正用指甲在石壁上刻字。
刻的是《民忆录》第一章:
“昔有城曰忆,其民善记,不畏过往,不惧将来。”
她轻声问:“疼吗?”
他回头一笑:“比不上你一个人守井三年疼。”
她也笑了,抬手抚过他残缺的袖管,忽然觉得这黑暗不再冰冷。
因为他们不是被困在这里,而是选择了留下。
多年以后,新的传说流传开来:
说在极北之地,有一座会移动的井。它没有固定位置,却总出现在即将被遗忘的地方。有人在沙漠边缘见过它,听见井底传来读书声;有人在战火废墟中寻到它,发现井壁刻满了失踪者的名字;还有人说,若你真心想记住某个人,只要对着风说出他的名字,三天后,就会梦见一口井,井边坐着兄妹二人,笑着对你说:“别怕,我们替你记着。”
而每当这时,猫四总会出现在某处屋顶,望着星空低语:“喂,上面那位,你赢了。人类确实很脆弱,容易害怕,容易妥协,容易低头……但他们也会悄悄写日记,会偷藏证据,会在孩子睡前讲故事。”
“他们记得。”
玄黄母最终坐化于守忆碑前。临终前,她将龟甲交给小女孩:“你来当新的解兆者。记住,预言不是为了预知命运,而是提醒世人??路,永远有得选。”
女孩接过龟甲,郑重点头。
第二年春天,她组织万名孩童,在七城之间拉起一条“长绳记事”??每人写下一段家族往事,系于百里长绳之上,由龙裔护送穿越山河。当绳索抵达终点时,整片天空都被染成了蓝色,仿佛苍天也在阅读这份浩瀚的记忆。
与此同时,理政院彻底解散,取而代之的是“忆治盟会”,由各地推举的记名者共同议事。第一条法令便是:“任何试图系统性删除历史的行为,皆为重罪,子孙三代不得入仕。”
世界并未因此变得完美。
仍有权贵暗中销毁文书,仍有学者鼓吹“遗忘促进团结”,仍有平民因恐惧真相而拒绝倾听。但不同的是,现在每有一份记忆消失,就会有十份新的记录诞生;每有一个声音被压制,就会有更多人站出来朗读。
因为人们终于明白:
记忆不是负担,而是力量。
它让我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,也照亮该往何处去。
又一个百年过去。
守忆碑早已不再新增名字,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该记住谁。
桃树依旧年年开花,泉中蓝莲从未凋零。
第六井被围上琉璃罩,夜间会自发散发柔光,照彻整座新城。
某日清晨,守井童子惊呼发现异象:井壁上多出两行新字,笔迹陌生却又熟悉。
左边写着:
“妹妹,谢谢你替我走了那段路。”
右边写着:
“哥哥,谢谢你回来接我。”
两行字下方,还画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人,手牵着手,站在一朵莲花上。
风拂过,桃花飘落井中,激起一圈涟漪。
涟漪中心,隐约浮现出一句话,只存在短短一瞬,便沉入深处:
“人心不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