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州圣院在秦婉儿激活圣道心种、融合渊守心印之力后,终于暂时稳住了崩溃的局势。
弥漫的暗金污染被大幅净化,狂暴的地脉重归温顺,虽然伤痕累累,但生机己开始缓慢复苏。
圣院弟子们在经历了一场近乎末日般的浩劫后,心志愈发坚韧,在张牧之的统筹和秦婉儿的引领下,投入到繁重却充满希望的重建工作之中。
秦婉儿晋入致知境,对天地法则的感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微观层面。她不再仅仅依赖磅礴的生命圣辉,而是能清晰地洞察地脉网络中每一丝细微的“伤痕”与“毒染”。
秦婉儿日以继夜地以心念之力为针,七彩圣辉为线,细致入微地缝合法则裂缝,布设净化符文。这个过程缓慢而耗神,却根基稳固,效果显著。
圣院核心区域的地脉率先恢复清澈,甚至比灾前更加坚韧通透,隐隐与秦婉儿的气息融为一体。
秦婉儿亦将自身感悟整理成册,融入圣院传承,开放予所有弟子。她于源碑下讲道,声音不高,却字字珠玑,引动天地灵机,常常伴有青草破土、灵泉自涌的异象,令闻道者如痴如醉,修为瓶颈松动者不计其数。
其“婉仙子”之名,不再仅是因容貌与董砚弟子的身份,更因其深厚的修为与无私的传道,深受青州乃至周边区域修士与百姓的由衷敬仰。
然而,平静之下,暗涌潜伏。
黑岩灵魂深处的暗金烙印,在承受了那记来自枷锁本体的恶毒诅咒后,发生了诡异的变化。
暗金烙印不再轻易引发狂暴,反而变得更加隐匿,如同与黑岩的灵魂达成了某种危险的共生。它甚至会窃取秦婉儿注入的净化之力与七彩圣辉,转化为一种更加晦涩难察的暗金能量,悄然滋养自身。
秦婉儿虽致知境,能察觉其存在与缓慢壮大,却一时难以找到根除之法,只能以更精妙的心念枷锁层层加固,将其暂时困锁。
黑岩变得比以往更加沉默,时常望着秦婉儿,巨大的兽瞳中流露出依赖与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挣扎,让秦婉儿心疼不己。
地底深处的暗金枷锁本体,在渊守心印与心种之力的联合压制下,暂时沉寂。但其散发的冰冷死寂之意并未完全消散,如同蛰伏的凶兽,仍在缓慢地渗透着更深层的地脉,等待着下一次反扑的时机。
吴青松在神都钦天监依旧昏迷不醒,其分身坐镇青州圣院,虽能维持两仪微尘阵运转,却难以再进行大规模推演,对天道全局的监控能力大减。
与此同时,神都朝堂之上,因青州剧变而引发的风波才刚刚开始。
皇极殿内,气氛凝重。
女帝姬明月端坐龙椅,面容清减,却目光锐利。辅政杨文渊立于丹陛之下,眉头紧锁。文武百官分列两旁,窃窃私语,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争执。
“陛下!”一位身着传统儒袍、气息古板的老臣出列,正是当朝太傅,亦是天下儒家学宫总领之一的大儒,周文渊。
周文渊手持玉笏,声音沉痛:“青州之事,骇人听闻!地脉几近崩毁,天道为之震荡!究其根源,皆因那董砚所立之圣院,招惹了不可名状之邪物所致!其所修所谓‘真儒之道’,标新立异,悖逆圣贤经典,方引来如此滔天灾祸!
此乃天降警示!请陛下明察,即刻下旨,取缔青州圣院,缉拿相关人等,以正视听,以安天下!”
“周太傅此言差矣!”武镇岳立刻出列反驳,声如洪钟。
“青州之劫,明明是天外邪魔所为,董圣师及其门下弟子拼死抵抗,更有秦婉儿仙子临危突破,引动圣碑之力,力挽狂澜,保我青州乃至天下不失!
此乃大功于朝,大德于民!岂能是非不分,反加罪责?更何况,董圣师之道,于云州教化百姓,于青州抵御魔灾,功效卓著,岂是‘悖逆’二字可污蔑?”
“武将军岂不闻‘子不语怪力乱神’?”另一位学宫大儒冷笑道。
“董砚之道,动辄引动异象,近乎术法,岂是正统儒学所为?其门下甚至收纳妖类,人妖混杂,礼法何在?此等歪理邪说,纵然一时有小效,然根基不正,终招大患!青州之劫,便是明证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