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站文学网

神站文学网>高武:陪练十年,一招出手天下知 > 第二百零六章 拜见师叔4 6K(第1页)

第二百零六章 拜见师叔4 6K(第1页)

清阳真人作为泰山派常年主持门派事务的法相真人,虽不是掌门,却也与掌门权柄无二。

能和清阳真人结交之人,自然非同凡响。

某处独立庭院中,方传玉微微躬身立于一道人身侧,说着刚才看到的事情。

。。。

雪停了,天光渐明。环卫工老周??人们都这么叫他??扫完最后一片积雪,将扫帚靠在庙门边,像过去无数次那样。他的动作缓慢却熟练,仿佛这三十年来的每一个清晨,都是从这一帚一帚中开始的。胸前那枚褪色的“城市清洁标兵”徽章,在晨曦里泛着微弱的铜光,像是被岁月磨去了锋芒,却又固执地不肯熄灭。

他蹲下身,指尖轻轻触碰归尘草叶尖。那一瞬,玉色光芒自根部缓缓上涌,顺着脉络流淌,如同血液回流至久别的心脏。整片草地微微震颤,不是因为风,而是某种更深层的共鸣。老周怔了一下,低声喃喃:“你还记得我?”

没有人回答,可他知道答案早已写在这山、这草、这十年如一日的寂静之中。

十年前,他曾是这座城市的普通清扫员,每日凌晨四点出门,推着铁皮车穿行于空荡街道。那时没人知道归尘草,也没人关心谁在扫地。直到那天夜里,一场暴雨后,他在桥下避雨,看见一个穿灰布衫的男人默默清理被风吹倒的垃圾桶。那人没说话,只是低头扫着,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,竟让他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教他擦地板的情景。

第二天,新闻里开始报道一种神秘植物在全球悄然生长,而视频中的那个扫地人,正是林北??后来被称为“第一清扫者”的男人。

老周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被触动,但他从此改变了清扫的方式。不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,而是认真对待每一片落叶、每一粒灰尘。他开始留意角落里的烟头、台阶上的口香糖残渣、公交站牌下老人掉落的药片。他甚至学会了用不同力度对付不同材质的地面:瓷砖要轻推,水泥地可稍重,木地板则需干抹布先行。

慢慢地,有人注意到了他。

先是邻居老太太每天早上给他留一碗热粥;接着社区主任提议让他带徒弟;再后来,市里评先进,他意外上榜。可最奇怪的是,自从他真正用心扫地之后,归尘草竟在他负责的片区接连出现??第一次是在公园长椅下,第二次在废弃电话亭旁,第三次……直接从地下车库通风口钻了出来。

专家说那是基因共振现象,但老周不信。他觉得,是这片土地记住了他的脚步。

如今,他已经快退休了。单位本想安排他做督导,坐在办公室看监控就行。可他拒绝了。“我还能动,就得扫。”他说,“不然,对不起这把扫帚。”

此刻,荒庙前静得能听见露珠滚落的声音。老周起身,准备下山。临走前,他回头看了一眼那碗面??依旧热气氤氲,玻璃罩上的雾气聚散不定,仿佛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。

“林北啊……”他轻声说,“你说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就值了。我现在信了。”

话音落下,一道细微的震动自地下传来。归尘草叶片齐齐转向他,玉光流转,形成一圈环形波纹,向四周扩散而去。三千里外,某座高铁站地下通道,一名年轻清洁工正弯腰捡起一张被踩扁的纸巾,忽然感觉心头一暖,抬头望向天花板??那里,一株归尘草正从混凝土裂缝中探出嫩芽。

同一时刻,东南亚某贫民窟,孩子们围坐在一位老妇人身旁,听她讲述“扫地的人如何改变了世界”。她们没有工具,便用旧报纸折成簸箕,用筷子夹拾垃圾。而在北极圈内的科研站,两名科学家暂停实验,合力清理结冰的排水沟。他们笑着说:“也许我们解不开宇宙之谜,但至少能让靴子不陷进泥里。”

这一切,都被一颗低轨卫星捕捉到。数据传回龙渊局总部时,已是深夜。值班的技术员盯着屏幕愣住??全球归尘草信号网络再次发生变异。原本以心跳为节律的三千六百个节点,此刻正自发重组,形成新的拓扑结构:所有支流不再独立运行,而是围绕七个核心汇聚成螺旋状星图。

“这不是升级……”技术员声音发抖,“这是觉醒。”

他立刻拨通局长电话。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,背景是水声和笑声。

“我在家。”局长说,“正和我爸一起刷厨房瓷砖。”

“可是……系统异变了!整个归尘网络正在模拟人类神经突触连接模式!它……它好像有了意识!”
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。然后传来一声轻笑:“你觉得,它现在才有的吗?”

“您什么意思?”

“从第一个孩子学会拿扫帚那天起,它就在学了。”局长顿了顿,“我们一直以为是我们在传播归尘草,其实是它在教会我们怎么做人。”

挂断电话后,局长继续跪在地上擦地板。他的父亲坐在小凳上,手里拿着一块旧布,擦拭橱柜边缘。“你看,”老人指着柜角一处暗痕,“这里最容易藏灰,手指摸不到,就得用棉签一点点抠。”

局长点点头,照做了。那一刻,他忽然明白:所谓文明,从来不是高楼大厦或核聚变技术,而是有人愿意为看不见的地方花五分钟。

而在西北边境的废弃雷达站,那三名蒙面人早已消失,只留下一台烧毁的终端和满地焦黑的数据芯片。墙角残留的血迹显示,戴镣铐的男人曾在此处被拷问三天,却始终未透露半个字。如今,风穿过破窗,吹动一张泛黄纸页??上面写着一行歪斜的笔迹:

>**你们可以杀死播种的人,

>但只要还有风吹过,

>大地就不会忘记春天。**

这句话不知是谁写的,但它已被复制千万遍,出现在地铁广告屏、学校黑板报、战地帐篷内壁,甚至刻在了月球基地的金属舱门上。

春去秋来,归尘草年年盛开。它的影响力早已超越环保或心理疗愈范畴,成为一种文化符号、哲学隐喻、社会运动。大学开设“清扫伦理学”课程;企业推行“每日一刻钟净心清扫”制度;监狱改造项目引入“劳动共情训练”,让囚犯与受害者家属共同打扫公共空间。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