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站文学网

神站文学网>朱元璋的官,狗都不当 > 第一百八十六章 运河(第1页)

第一百八十六章 运河(第1页)

洪武十八年,夏。

在经过了一番准备后,朱标便不得不北上了。

临行前,也是带着吕氏一起,亲自来了一趟公主府,然后把朱雄英,还有朱允?给托付给了公主府。

吕氏平常住惯了宫里,难得今日有机。。。

春风拂过应天府外的官道,柳枝轻摆如招手送别。李可站在门前石阶上,望着那一队青衫学子背影渐行渐远,尘土扬起,却掩不住他们肩头书箱里露出的一角《政务公开法》抄本。阳光洒在那些年轻的脸上,映出坚毅与热忱,仿佛不是赴任为官,而是奔赴一场誓约。

周怀礼立于身后,低声叹道:“这些人中,将来必有被贬、被囚、甚至被害者。”

李可缓缓点头,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:“我知道。可只要有一人能守住底线,不欺民、不瞒上、不贪财、不怕死,这天下就还有救。”

他转身回屋,脚步已显蹒跚。病体虽稍缓,然每走几步便需扶墙喘息。然而案头文书未减,每日自各地飞报而来的政情、军情、民情,如潮水般涌来。他不能停,也不敢停。

三日后,广西传来捷报:大理寺正卿查实桂林知府贪腐案,追缴白银五万八千两,其余赃款已变卖田产补足;三千虚报灾民名册尽数剔除,真正受灾百姓皆得粮米救济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当地观政团中一名女塾师牵头,组织村民重修堤坝,仅用二十日便完成原定两月工程,且耗资比预算节省一成六。建文帝览奏大喜,亲笔朱批:“此乃新政之光,宜广布天下以为楷模。”

李可看罢,提笔批注:“百姓非无力,只缺信;官吏非无才,唯惧真。一地之治,在于敢让民做主。”

话音未落,陆昭急步而入,面色凝重。“福建又有新变。”他递上一封密函,“漳州府同知暗通海商,勾结倭寇余党,私售火药军械。事发前夜欲携家眷潜逃,却被本地‘烽火举报箱’揭发??揭发者竟是其府中扫地老仆,因儿子死于去年登州劫难,忍辱三年终见机会。”

李可闭目良久,忽问:“那老仆如何处置?”

“已护送出境,安置于内陆小县,赐田十亩,子孙免徭役十年。”

“做得好。”李可睁开眼,“若连一个扫地人都不敢说话,这个朝廷就不配存在。”

他当即命人拟旨:凡匿名举报属实者,不论身份贵贱,赏银百两,庇护终身;若遭报复,地方官连坐罢免。此令一出,全国“烽火箱”数量激增,短短半月,收到来信逾三千封,其中有效线索七百余条,涉及贪腐、渎职、通敌、虐民诸案。

最为震动朝野者,乃湖广巡抚之子强占民女案。该女子父亲乃一介农夫,告状无门,遂将血书藏于烽火箱中,附带其女绣鞋一只。信至京城当日,李可亲自拆阅,见那绣鞋边缘尚沾泥土,针脚细密,似是少女亲手所制,心头如刀绞。

他即刻下令禁军直扑湖广,将巡抚父子拘押。审讯之中,巡抚竟咆哮公堂:“吾乃二品大员,岂容草民诬陷!”

主审御史冷然回应:“陛下有令:烽火所指,天子必察。你位高权重,更当守法。今证据确凿,非但夺职,且当斩首示众,以儆效尤。”

最终,其子斩立决,巡抚削籍流放岭南烟瘴之地,家产抄没,妻妾贬为官婢。消息传开,民间焚香祭天,称“李公断案,胜过包龙图再世”。

然而风波不止。六月初三,秦王府突然上表,称“烽火制度滥用,致宗室蒙冤”,列举数例所谓“诬告”,请求废除此法。晋王、代王亦联名附议,语含威胁:“恐奸人造谣,离间骨肉,动摇国本。”

李可冷笑:“他们怕了。怕的不是制度,是百姓有了嘴。”

当夜,他召集陆昭、周怀礼密议于书房。烛火摇曳,墙上影子如刀锋交错。

“不能再让他们抱团反扑。”陆昭沉声道,“必须分化。”

李可点头:“那就给他们一个‘真相’??但他们承受不起的那种。”

次日清晨,《明政公报》刊发特稿,题为《谁在害怕烽火?》。文中详列近年来被烽火箱揭发案件统计:共一千二百三十七件,经核查属实者一千一百零九件,属实率高达九成;其中牵涉宗室子弟者仅二十三件,且多为侵占田地、强娶民女等劣迹,并无谋逆叛乱之举。文章末尾质问:“若清白无辜,何惧举报?若心怀鬼胎,又何必指责百姓发声?”

更有甚者,报社附图一幅:秦王长子在扬州花楼饮酒作乐,身旁美人怀抱琵琶,桌上堆满金银。图下注明:“此画出自一名被逐家奴之手,愿以性命担保真实。”

舆论哗然。原本支持宗室的士林清流纷纷沉默,百姓则怒斥:“王爷们自己作恶,反倒怪我们揭发?”

七日后,庆王上书自辩,言辞恳切,主动请求接受财产审查,并愿捐出私田百顷用于修建义学。李可见状,立即批复嘉奖,诏书遍传天下。此举一出,其余诸王再不敢轻举妄动,秦、晋二王更是闭门谢客,形同软禁。

七月流火,江南酷暑难耐。李可卧床读书,忽闻窗外喧闹。推开窗棂,只见一群孩童手持竹板,沿街唱诵:“烽火亮,贪官慌,大人不怕小人谤;你说我坏我不恼,账本拿来晒太阳!”

歌声稚嫩,节奏欢快,竟编成了童谣。

周怀礼笑道:“如今连三岁小儿都知道要查账。”

李可怔然片刻,忽然落泪。

他知道,这场变革已不再依赖某一个人的意志,而是融入了百姓日常呼吸之间。制度的根,正在从石头缝里钻出绿芽。

然天意难测。八月十五中秋夜,一轮明月高悬,京城张灯结彩。李可受邀入宫赴宴,勉强支撑前往。席间群臣举杯称颂新政成效,建文帝亦面露欣慰。正当众人欢饮之时,忽有内侍疾奔而来,跪禀:“辽东急报!总兵官吴铭率边军五千,拒不受检,封锁关隘,声称‘朝廷派来的御史是奸细’,已斩两名巡按,现据险自守,或有异志!”

满殿骤静。酒杯落地之声清晰可闻。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