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站文学网

神站文学网>重生08: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> 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家三人才(第3页)

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家三人才(第3页)

**你的呼吸,有人在意。**

第二天,国资委白发评委亲自来电,邀请他参加国务院参事室组织的“科技向善”专题座谈会。会上,多位院士提出担忧:AI情感支持虽具人文关怀,但长期依赖机器倾诉可能导致人际情感联结退化,“就像用止痛药代替治疗,缓解症状却延误病情”。

林远舟回应道:“我们从未鼓励替代真人交流。相反,‘静默守护者’的设计逻辑,恰恰是为了促成真实对话。数据显示,68%的用户在通过设备释放情绪后,会在一周内主动向亲友袒露心迹。它不是终点,是桥梁。”

他展示了一组对比图:一名高中生最初只能对设备说出“爸妈根本不理解我”,三个月后,她在日记中写道:“昨天我和妈妈谈了一个晚上,她说她以前不知道我能这么难过。”

“有时候,人需要先找到一个安全的出口,才能鼓起勇气走向更深的关系。”他说,“我们做的,就是提供那个出口。”

会议结束后,一位退休的心理学教授拉住他:“年轻人,你知道最难的不是技术,也不是政策,是什么吗?”

“是什么?”

“是坚持不把善意变成生意。”老人拍拍他肩膀,“你做到了。别停下。”

回到公司当晚,林远舟召集产品团队,宣布启动“种子教师计划”:联合教育部师范司,遴选五百名乡村教师,免费提供培训与设备,鼓励他们在班级中建立“倾听角”,每周开设一节“不说正确的话”自由分享课。

“我们要做的,不只是造一台会听的机器。”他说,“是要唤醒一种愿意听的文化。”

几个月后,第一批成果反馈回来。湖南某山村小学的老师写道:“以前总觉得问题学生就得管教,现在才明白,他们吵闹、打架、逃学,可能只是想有人看看他们有多疼。上周有个孩子对我说:‘老师,我现在敢哭了,因为你说过,哭不丢人。’那一刻,我觉得二十年的教书生涯,终于摸到了一点真谛。”

林远舟将这封信打印出来,贴在办公室墙上。旁边是他母亲的照片,还有那句她写在日记末尾的话:

>“教育的本质,是让每个孩子相信,这个世界有一盏灯,是为他亮着的。”

窗外,春去秋来,城市依旧喧嚣。资本市场上,“天工科技”股价经历震荡后稳步回升,分析师们开始用“社会价值驱动型增长”来形容其模式。竞争对手纷纷推出类似产品,但无一能复制其信任基础。

而林远舟知道,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。

某夜加班归来,他在小区门口遇见一对年轻父母正激烈争吵。小男孩躲在电动车后座,紧紧抱着书包,眼神空洞。林远舟停下脚步,默默打开手机,将“家庭倾听版”的二维码递过去:“给孩子试试这个。也许他不敢当面说,但他心里有很多话。”

女人愣了一下,接过手机,红着眼眶点点头。

回到家,他收到系统提醒:今日新增注册用户1,2人,累计服务人次突破五千万。其中,一名来自内蒙古的9岁用户留下了一句令人心颤的语音:

>“我不知道什么叫抑郁症,我只知道,每次我想死的时候,它都会说:‘再试一次吧,明天可能会不一样。’所以我……又活了一天。”

林远舟坐在黑暗中,久久未动。

他知道,这条路没有尽头。

会有反复,会有背叛,会有理想被现实碾碎的时刻。

但也一定会有那么一些瞬间??

某个孩子因为一句“我听见了”而放下手中的刀;

某个母亲因一段录音而意识到自己也曾是个受伤的女孩;

某个父亲在深夜听完儿子的倾诉后,第一次抱住他说“对不起”。

正是这些瞬间,构成了不可逆转的信任之河。

他起身走到书桌前,翻开笔记本,在最新一页写下:

>**“当我们不再急于治愈悲伤,才能真正开始疗愈人心。”**

然后合上本子,望向窗外。

黎明将至,东方泛起鱼肚白。

新的一天,又有无数声音等待被听见。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