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5章
她们俩以叶林晨的出租屋为营地,继续完成项目书中未完成,却也是最重要的部分。
运营计划和财务计划。
而林小娟,作为团队的技术核心,除了要跟进软件的开发进度,也被分配了撰写技术实现和软件架构这部分报告内容的任务。
这对她来说,是个全新的挑战。
让她写代码,她可以三天三夜不合眼,可让她写这种给外行人看的“报告”,她感觉比解一个复杂的编程难题还要费劲。
她对着稿纸憋了半天,写出来的东西不是充满了普通人看不懂的专业术语,就是干巴巴的几句功能介绍,毫无吸引力可言。
“不行不行,小娟,你这样写,那些评审老师一个字都看不懂。”李红英拿着林小娟的初稿,哭笑不得,“你得把这些技术语言,转化成咱们能听懂的大白话。”
叶林晨则更有耐心,她拿过一张白纸,在上面给林小娟画框架。
“你看,小娟,你就按这个思路来。第一,我们的软件是干什么用的,能帮客户解决什么头疼的问题。第二,它比市面上其他的东西好在哪儿,是操作更简单,还是功能更强大?“
"第三,我们以后还能怎么升级它,让它变得更厉害。你别去想那些复杂的代码,你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推销员,怎么能把你的宝贝推销出去,就怎么写。”
林小娟看着叶林晨列出的大致提纲,若有所思。
林小娟虽然从没接触过这些内容,但她聪明,逻辑性极强,最重要的是,她肯学,也完全信服叶林晨和李红英的专业判断。
她想了一会儿,重新拿起笔和稿纸,重新写起自己的报告。
再交上来的第二稿,质量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虽然文笔依旧朴实,但条理清晰,重点突出,只需要在一些商业用语上稍作修改,就已经像模像样了。
然而,当她们把各自完成的部分拼凑在一起时,一个新的、更棘手的问题出现了。
“小晨,你看。。。。。。”李红英指着两份报告,有些为难,“小娟这部分写得很好,但它跟我们前面金融服务的部分,好像是两份报告的内容,没法融合到一起去。”
叶林晨也发现了这个问题。
在90年代这个时期,金融咨询和计算机软件开发,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。
现在市面上现有的几家金融咨询公司,如果需要技术支持,也都是花钱外包给专门的技术公司,还没有在内部专门设立技术部门的前例。
而她们的创业计划中,不仅包含了金融咨询服务,还包含了金融软件的开发。
且是用自有金融软件支撑金融咨询业务。
这在那些观念传统的评审老师眼里,很可能不是创新,而是“大杂烩”和“不专业”。
到时候答辩的时候,只要被抓住这一点穷追猛打,向她们发问,为什么要把宝贵的启动资金投入到非核心的软件开发上,回答要是稍有不慎,就可能被直接刷下去。
叶林晨想到的,其他人自然也想到了。
大家一时间都有些犯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