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老头想,苏誉这是创了一个与内阁有点类似,但又不通的机构。
至于这个机构实际运行起来怎么样,赵老头还不清楚。
得等亲眼看过后才知道。
所幸现在他就有机会能看到了。
进了府,和顾长乐说了一些话,赵老头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办事房转转。
顾长乐把小包子留在府里,带着赵老头往那边去。
“正好今日我也要对一下账,我与赵爷爷一起去。”
赵老头问:“你觉得这个办事房设立的如何?”
顾长乐毫不犹豫地说:“自然是非常好的。”
“东南的事务越来越多,有办事房帮着夫君处理,能减轻不少他的工作量。”
“而且办事房的人没有官职在身,也没有权力,一切都还是要听从我夫君的安排。”
“东南的政务大权,还是抓在我夫君的手里。”
赵老头听罢,陷入了思考。
过了一会儿,他才说:“若是朝廷采用这种制度,那苏北盐场的事情,能很大程度地避免发生。”
苏北盐场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,赵老头在府城收到的消息比曲州更快。
这件事,一开始也是他写信告诉苏誉的。
党争这种事情,由来已久。
特别是内阁,发展到现在,为了抓住那点权力,那是时常斗得你死我活。
钱父子被调离苏北,不就是内阁里有人想要独掌大权,才让他让了炮灰么?
虽然后来钱夫子也动手报了仇,但其实并不会影响太多。
若是朝廷现在用的也是类似苏誉这种进度,就算一切都是办事房的人拟定的章程交给太后来决定,估计苏北都不会治成现在这样。
但现在想这些也没什么用。